公司新闻

你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 > 公司新闻

杏彩官方网址:电子报刊

2024-11-21 05:52:13 来源:杏彩官方网址App 作者:杏彩官方网站网址

  东北轻合金加工厂曾为航空事业熔炼出第一炉铝水,为飞天铸造了第一块铝锭,为航空事业铸造了第一张铝板,为巡游太空航天设备制造了第一根铝线……日前,工信部公布了《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》,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的老办公楼、201中心实验室、文化宫等核心物项被认定为国家工业遗产——

 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(原东北轻合金加工厂,即一〇一厂,以下简称东轻。),1952年建厂,1956年开工生产。

  “一〇一厂是1952年4月开始筹建的。张日新(时任一〇一厂厂长)带着郭励等人第一批来到这里。我是5月6日到的,当时的平房区除了老百姓种的地,就是当年日本细菌部队在此毁坏的一些建筑残骸。平地起家,条件是相当艰苦的。记得当时只有两座房子。一座是用木板钉的,张日新住在里间,我住在外间。白天卷起行李卷当办公桌,晚上铺上行李卷当床睡,床底下长满了草。吃饭,就在当年日本侵略者遗留的酿酒用的破房子里站着吃。一个人只有一个饭碗,饭菜都装在一个碗里,当时的生活是很艰苦的。”

  曾经任一〇一厂、革委会主任的王哲,在纪念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开工生产四十周年的回忆录里这样写到……

  1952年,在北国冰城哈尔滨的东南隅,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大军怀着开天辟地的雄心壮志,拉开了波澜壮阔的新中国第一座铝加工厂的建设序幕。

  一〇一厂是国家“一五”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中的两项,是我国第一个铝镁合金加工厂,被誉为国家的第一个“独生子”。厂区的建设,从总图设计直至技术、工艺装备及企业管理等,都是引进苏联模式。

  1954年,厂区土建工程全面开展,昼夜施工,一片兴旺景象。老办公楼也随着工厂的开建拔地而起,1954年10月10日开工,1955年6月30日竣工,历时8个月建设完成,占地面积927.35平方米,建筑面积3188.3平方米。

  从开工生产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,东轻一直处于“全国靠一家、一家供全国”的特殊地位,不仅要为国家提供和试制各种军工专项工程材料和重点科研攻关,同时还担负着“出铝材、出人才、出经验”的重任。

  也正是在这栋老办公楼里,时任计划科科长经过两年多的时间,编写了四十六万字的《工厂管理法》,生产线上的每一项成绩、企业管理的每一条经验、工人的每一项福利待遇都有了明文规定。1978年,他担任厂长后,依托于《工厂管理法》,一〇一厂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,全厂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国家计划,8项经济技术指标全面超过历史最好水平,利润达到2005万元。

  老办公楼作为一〇一厂的“决策中心”“智慧中心”,历任厂长(总经理)曾在老办公楼废寝忘食、昼夜奋战,带领东轻人为祖国的国防建设、科技进步、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,也造就了“祖国的银色支柱”“中国铝镁加工业的摇篮”。

  为航空熔炼的第一炉铝水,为飞天铸造的第一块铝锭,迎向蓝天的第一张铝板,巡游太空的第一根铝线……东轻与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共同成长,在国防军工发展的每个重要历史阶段,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这一切都离不开东轻人代代相传的科研精神与家国情怀。

  实验室大楼(又名201实验室)正是这些成绩的见证者。作为一〇一厂最早的研发基地,这里成功地研制出一系列铝镁及其合金材料,填补了数百项国家空白,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参与制定了90%以上的铝材国家标准和军工标准。

  国产第一架飞机、第一枚导弹、第一枚运载火箭、第一颗、第一座核反应堆、第一艘核潜艇、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、第一艘远洋巨轮上的铝材100%都是东轻公司生产的,见证了新中国铝镁加工业的起步和发展历程,是新中国铝加工业的一面旗帜。

  上世纪50年代初,风华正茂的许炳秋,从福建协和大学物理系毕业。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,怀揣着建设东北的雄心壮志,许炳秋背起行囊,告别家乡,前往沈阳苏家屯有色金属加工厂工作,后因工作出色被派往苏联学习,回国后来到了当时的一〇一厂,开始了人生的新起点。

  东轻技术中心党总支张克伟说,听老一代东轻人讲,那时候,工厂的实验楼和大部分主厂房都已完工,主机设备进入安装调试阶段。领导决定由许炳秋负责实验室光谱分析室的筹建和设备安装工作,并要求在两个月之后就能够为熔铸试生产提供分析数据。时间紧,任务重。

  许炳秋怀着满腔热情,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技术,干起了中国铝加工史上前无古人的事业。在苏联专家的配合下,每台设备他都亲自动手,精心安装、精密调试,一个个不眠的夜晚,一滴滴辛勤的汗水,终于将一台台精密设备按照规定工期安装就绪。两个月后,他果真拿出了准确的数据分析。

  1959年,随着国防工业的发展,国家急需一种特殊工艺管。这种工艺管生产难度大,要求纯度高,微量杂质元素含量仅限于万万分之几以下,一旦超标绝对不可使用。

  一无资料、二无分析方法、三无精密设备,许炳秋收拾行囊,只身前往北京,在北京图书馆里足足泡了一个月,早上开馆进,晚上闭馆出,饿了就吃口凉馒头,几乎将所有与光谱分析相关的资料查了个遍之后,就风风火火地回厂了。

  回厂后,许炳秋就开始了带着全组人员夜以继日地投入到奋战当中,历时两年多,上千次失败后,终于完成了工艺管近20个元素含量的分析测试,独创了我国工艺管微量元素光谱分析方法,填补了国家工艺管生产的空白。

  看着眼前这座在风雨中伫立近70年的实验室大楼,张克伟感慨万千。他说,众多技术人员、行业精英从201实验室走出,成为了我国铝镁加工事业人才培养的基地、成长的沃土。

  东轻人的足迹遍布铝加工行业,先后援建了西南铝加工厂、西北铝加工厂、渤海铝业公司、洛阳有色加工设计院、洛阳铜加工厂、华东铝加工厂、广东有色金属加工厂等一大批铝加工企业,为行业直至国家培养、造就和输送了大批本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、管理专家。

  小时候,薛克军最期待的就是每晚七点半,东轻文化宫放电影的时候。“洪湖水,浪呀嘛浪打浪啊……”《洪湖赤卫队》作为当时备受观众喜爱的电影,也点亮了薛克军心中一个关于电影的梦想。

  一面幕布一束光,就可以看电影?幕布上的人是从哪里出来的?电影结束后,薛克军总是忍不住围着幕布跑上一圈,想要把刚才电影里的人物给找出来。

  带着对放映机的好奇和对电影的喜爱,薛克军入伍当兵后,选择在部队学习播放电影的技术,成为一名放映员。退伍后到东轻工作的他做了7年电工后,终于在1996年如愿成为了东轻文化宫的一名放映员。

  《红河谷》是薛克军到文化宫后播放的第一部电影,“当时紧张得不得了,虽然以前在部队也放过电影,但是回到这个梦开始的地方,内心无比神圣与忐忑。”薛克军回忆道,即使在老师傅的指导下,依然把画面放倒了,奔跑的马蹄子四脚朝天地出现在幕布上。

  正是在这样一个小插曲中,薛克军开启了自己作为东轻最后一代放映员的使命。每周一去电影公司定片,回来后做海报,排好一周七天的播放顺序,每晚7点如约等候观众的到来。“那个时候娱乐项目不多,看电影成为人们最普遍的休闲方式,文化宫也成为职工下班后常去的地方,电影的歌曲通过文化宫的大喇叭在整个厂区回荡。”据薛克军回忆,文化宫大礼堂可以容纳1000人左右,每晚播放电影的时候几乎都座无虚席,有父母带着小孩来的,也有来约会的小情侣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多,来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了,每晚播放电影改成了周六、周日两晚播放,到最后只有每周日播放。薛克军至今记得文化宫播放的最后一场电影《泰坦尼克号》,从那以后,文化宫安静了下来,再没有了往日热闹的景象。薛克军也调到了文体部从事行政工作,闲暇的时候,他依然会回到文化宫,擦拭一下放映机,重温内心有关电影的点滴情怀。

  虽然不再放映电影了,但是东轻每年的职代会、等大型会议活动还是会在这里举行。直到2020年春节,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各种大型活动都无法举行,这里才真正归于沉寂。服务了几代人的电影放映机也正式拆除,陈列于东轻展览馆,在那里静静讲述自己的故事。

  的外墙,蓝色的玻璃,墙上挂着的两个大喇叭……这座始建于1955年的东轻文化宫,不仅见证了东轻60多年的风霜岁月,也陪伴了几代东轻人的成长,极大地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,改变了职工的精神风貌。而今,它正静静伫立,迎接新使命的到来。